【学习道德模范 弘扬湖北精神】人民调解员陈立昌——调解1760余起矛盾纠纷无一投诉-凯发网官方平台

   
发表时间:2023年09月06日    来源:湖北文明网

陈立昌接受记者采访。

73岁的陈立昌,是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首席调解员。

从事调解工作23年,陈立昌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760余起,无一起投诉、无一起上访、无一起民转刑案件,成功率99%,群众满意率100%。他先后荣获中国好人、中国平安卫士、湖北好人等称号。

“对调解工作要有信心,在调解工作中要有耐心,对当事人和事件要有关心,对服务对象要有爱心。”9月4日,面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,陈立昌道出自己的调解心得。

守好社会稳定“第一道防线”

“这个月有几件案件要出结果,后续将有些事要处理,得提前准备。”当天一大早,陈立昌来到社区联合调解中心整理材料。

百步亭社区实有人口11.6万人,曾是武汉市最大的还建安居工程,治安情况复杂,矛盾纠纷多样化。

“调解工作,是法律赋予人民调解员的一项使命。做好调解工作,是我们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。”陈立昌说。

2001年,有15年民事法庭陪审员经历的陈立昌,被居民推选为百步亭社区居委会主任。退休后,他被聘为社区联调中心调解员至今。

“对当事人一定要热情接待、沟通,通过真心真意的服务,让他们心平气和地自愿参与到调解中。”陈立昌面对前来调解的居民,都会先给双方倒上一杯清茶,然后耐心倾听双方诉求。

“一杯清茶、两句暖语。”凭着对社区情况熟悉和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,陈立昌逐渐成为社区矛盾纠纷的“金牌调解员”。

23年的调解工作中,从停车、漏水等问题,到离婚、民间借贷、继承、人身损害赔偿等各类纠纷,陈立昌参与调解的案件纷繁复杂,他总不厌其烦,直至事情解决。

有一次,辖区一名农民工上班途中被狗咬伤,陈立昌和接警民警赶到事发现场,及时将受伤者送到医院就诊,并承诺给其满意答复。

当天,陈立昌和责任区民警走访事发地的目击者和相关住户,得知附近一家房地产工程部员工定时喂养该条流浪狗。陈立昌找到工程部负责人,希望他对这件事承担赔偿责任。

“刚开始他们不理解,也不情愿。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,定时喂养流浪狗期间,应承担相应管理责任。”陈立昌说,在宣传和劝说下,工程部最终愿意接受调解,并承担伤者的全部医疗费和部分营养费、误工费。

学习法律知识做好“传帮带”

为做好调解工作,20多年来,陈立昌通过阅读专业书籍、收看《今日说法》节目等方式不断学习法律知识。

“9月1日,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,有助于残疾人、老年人群体更好出行,融入社会,要在社区进行宣传,让更多人知道。”坚持学习,让陈立昌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了然于胸。

记者看到,陈立昌的案头,放着一本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,内文有各类笔记、标签。

“民法典就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,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的很多问题,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。”陈立昌说。

化解各类矛盾纠纷,还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。

“调解工作要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、明之以法。调解员要唤起人们心中的亲情、友情或是邻里情,从道理、哲理和伦理出发,激励当事人学法、懂法和守法。”根据多年的调解经验,陈立昌总结出调解工作情、理、法“三部曲”。

一起漏水事件,让当事人双方在调解室吵得面红耳赤。

“都说远亲不如近邻,楼上楼下的,低头不见抬头见……”一句句真诚话语让当事人情绪渐渐平复。之后,陈立昌又和居民们一起学习相关法规,商议赔偿方案。

“群众心中有一杆秤,你对他们真心,他们就对你实意,调解工作就能顺利推进。”陈立昌说。

如今,陈立昌带着一名物业工作人员、两名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从事日常调解工作,还坚持到司法局、社区讲解调解经验。

“我是一名老党员,更要带头坚守初心使命。”陈立昌说,要将自己积累的人民调解知识和经验传授、分享给年轻的社区工作者,大家共同努力,做到“小事不出楼栋、矛盾化解在社区”。(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 实习生 黄祎钒

记者手记

用情传递司法温度

调解连着民生,民生连着民心。

陈立昌数十年如一日,坚守在调解工作第一线,不断探索新的调解理念,以实际行动践行一位老党员的初心使命。

不拿一分钱,不享受任何福利待遇,为什么干劲这么大?

面对家人和朋友的询问,陈立昌的回答很朴实:法律资源有限,要通过我们的调解,尽量避免诉讼的产生,为司法机关减轻工作量。

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有中国特色、具有深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法律制度。

正是无数像陈立昌一样的人民调解员接续奋斗,用心用情为民排忧解困,才让更多群众了解、熟悉人民调解,知法守法用法,把社会主义法治根基扎得更稳。(许旷

责任编辑:李欢
  • 湖北文明矩阵
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    凯发网官方平台的技术支持:荆楚网    027-87238963
投稿邮箱:hbwmwxxbs@vip.163.com    

"));

发表时间:2023-09-06 来源:湖北文明网

陈立昌接受记者采访。

73岁的陈立昌,是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首席调解员。

从事调解工作23年,陈立昌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760余起,无一起投诉、无一起上访、无一起民转刑案件,成功率99%,群众满意率100%。他先后荣获中国好人、中国平安卫士、湖北好人等称号。

“对调解工作要有信心,在调解工作中要有耐心,对当事人和事件要有关心,对服务对象要有爱心。”9月4日,面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,陈立昌道出自己的调解心得。

守好社会稳定“第一道防线”

“这个月有几件案件要出结果,后续将有些事要处理,得提前准备。”当天一大早,陈立昌来到社区联合调解中心整理材料。

百步亭社区实有人口11.6万人,曾是武汉市最大的还建安居工程,治安情况复杂,矛盾纠纷多样化。

“调解工作,是法律赋予人民调解员的一项使命。做好调解工作,是我们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。”陈立昌说。

2001年,有15年民事法庭陪审员经历的陈立昌,被居民推选为百步亭社区居委会主任。退休后,他被聘为社区联调中心调解员至今。

“对当事人一定要热情接待、沟通,通过真心真意的服务,让他们心平气和地自愿参与到调解中。”陈立昌面对前来调解的居民,都会先给双方倒上一杯清茶,然后耐心倾听双方诉求。

“一杯清茶、两句暖语。”凭着对社区情况熟悉和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,陈立昌逐渐成为社区矛盾纠纷的“金牌调解员”。

23年的调解工作中,从停车、漏水等问题,到离婚、民间借贷、继承、人身损害赔偿等各类纠纷,陈立昌参与调解的案件纷繁复杂,他总不厌其烦,直至事情解决。

有一次,辖区一名农民工上班途中被狗咬伤,陈立昌和接警民警赶到事发现场,及时将受伤者送到医院就诊,并承诺给其满意答复。

当天,陈立昌和责任区民警走访事发地的目击者和相关住户,得知附近一家房地产工程部员工定时喂养该条流浪狗。陈立昌找到工程部负责人,希望他对这件事承担赔偿责任。

“刚开始他们不理解,也不情愿。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,定时喂养流浪狗期间,应承担相应管理责任。”陈立昌说,在宣传和劝说下,工程部最终愿意接受调解,并承担伤者的全部医疗费和部分营养费、误工费。

学习法律知识做好“传帮带”

为做好调解工作,20多年来,陈立昌通过阅读专业书籍、收看《今日说法》节目等方式不断学习法律知识。

“9月1日,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,有助于残疾人、老年人群体更好出行,融入社会,要在社区进行宣传,让更多人知道。”坚持学习,让陈立昌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了然于胸。

记者看到,陈立昌的案头,放着一本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,内文有各类笔记、标签。

“民法典就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,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的很多问题,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。”陈立昌说。

化解各类矛盾纠纷,还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。

“调解工作要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、明之以法。调解员要唤起人们心中的亲情、友情或是邻里情,从道理、哲理和伦理出发,激励当事人学法、懂法和守法。”根据多年的调解经验,陈立昌总结出调解工作情、理、法“三部曲”。

一起漏水事件,让当事人双方在调解室吵得面红耳赤。

“都说远亲不如近邻,楼上楼下的,低头不见抬头见……”一句句真诚话语让当事人情绪渐渐平复。之后,陈立昌又和居民们一起学习相关法规,商议赔偿方案。

“群众心中有一杆秤,你对他们真心,他们就对你实意,调解工作就能顺利推进。”陈立昌说。

如今,陈立昌带着一名物业工作人员、两名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从事日常调解工作,还坚持到司法局、社区讲解调解经验。

“我是一名老党员,更要带头坚守初心使命。”陈立昌说,要将自己积累的人民调解知识和经验传授、分享给年轻的社区工作者,大家共同努力,做到“小事不出楼栋、矛盾化解在社区”。(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 实习生 黄祎钒

记者手记

用情传递司法温度

调解连着民生,民生连着民心。

陈立昌数十年如一日,坚守在调解工作第一线,不断探索新的调解理念,以实际行动践行一位老党员的初心使命。

不拿一分钱,不享受任何福利待遇,为什么干劲这么大?

面对家人和朋友的询问,陈立昌的回答很朴实:法律资源有限,要通过我们的调解,尽量避免诉讼的产生,为司法机关减轻工作量。

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有中国特色、具有深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法律制度。

正是无数像陈立昌一样的人民调解员接续奋斗,用心用情为民排忧解困,才让更多群众了解、熟悉人民调解,知法守法用法,把社会主义法治根基扎得更稳。(许旷
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

凯发网官方平台的技术支持:荆楚网

投稿邮箱: hbwmwxxbs@vip.163.com

网站地图